当前位置: 首页 > 成果展示 > 信息技术教学研究与范例 : 中小学一线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通过2016年正高级评审的教育教学专著)

信息技术教学研究与范例 : 中小学一线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通过2016年正高级评审的教育教学专著)

2017年02月04日 20:19:23 访问量:12080 作者:itsir
信息技术教学研究与范例 : 中小学一线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 / 杨伟洲著. -- 北京 : 电子工业出版社
本专著是通过2016年中小学正高级教师职称送评的教育教学专著,非常有参考价值!

书名:《信息技术教学研究与范例 : 中小学一线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

QQ44434505 中小学信息技术QQ交流群: 204644601

网店:**** 旺旺:我爱运动时尚

邮箱:ywz8****@163.com





本书是作者根据多年从事教学研究工作经验而撰写的信息技术教学研究与教师专业成长的著作。本书首先详细介绍了信息技术教师教育科研的基本技能;然后就备课类、教学类、教育类、学科整合类、课题研究类、学术类、学习专家讲座和文件类、辅导学生竞赛类、课件制作类、资源建设类、培训类、数码时尚类、网络类、维修维护类等方面的文章的选题及材料的收集进行了论述,并给出了作者多年来在这些方面发表的论文;最后就学校学科教研组建设、项目研究成果申报、信息技术教师的个人成长发展以及信息技术教师竞赛活动进行了论述。

本书可作为信息技术教师教科研论文写作的指导,为他们的专业成长提供有效的途径与方法,也可供中小学一线信息技术教师、IT从业者、在校师范生、从事教育教学研究的教研员和大学教师,以及其他学科的教师参考。

本书初稿获广东省“十一五”教育技术研究与教育信息化优秀成果评选二等奖。

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方式复制或抄袭本书之部分或全部内容。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信息技术教学研究与范例 : 中小学一线教师专业成
长的有效途径 / 杨伟洲著. -- 北京 :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13.6
(信息技术教学研究专著系列)
ISBN 978-7-121-20302-2

Ⅰ. ①信… Ⅱ. ①杨… Ⅲ. ①计算机课-教学研究-
中小学 Ⅳ. ①G633.672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3)第092999号

责任编辑:田宏峰 特约编辑:牛雪峰

刷:三河市鑫金马印装有限公司

订:三河市鑫金马印装有限公司

出版发行:电子工业出版社

北京市海淀区万寿路173信箱 邮编100036

本:787×1 092 1/16 印张:20.25 字数:510千字

次:20136月第1次印刷

数:2 500 定价:38.00

凡所购买电子工业出版社图书有缺损问题,请向购买书店调换。若书店售缺,请与本社发行部联系,联系及邮购电话:(01088254888

质量投诉请发邮件至z****@phei.****,盗版侵权举报请发邮件至d****@phei.****

服务热线:(01088258888

目 录

第1章 信息技术教师教育科研的基本技能 (1)
1.1 信息技术教师业务简介 (1)
1.2 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的特点 (3)
1.3 中小学教育科研的常见类型 (4)
1.4 中小学教育科研的一般程序 (7)
1.5 教育科研成果选题 (8)
1.6 教育科研成果的表述方法与途径 (14)
1.7 了解中学信息技术学科的特点 (16)
1.8 收集教育信息的途径 (17)
1.9 信息收集的记录形式 (19)
1.10 文献信息的整理 (20)
1.11 文献资料的鉴别 (22)
第2章 备课类文章 (24)
2.1 概述 (24)
2.2 选题及材料的收集 (24)
2.3 例文选录 (24)
例文1 谈谈如何充分利用电子读物及电子图书上的资料 (24)
例文2 巧选学科工具 快速制作试题 (30)
例文3 如何制作动画软件 (31)
例文4 教师应学会做“电子读书卡片” (33)
例文5 网上作品(论文)的保存 (35)
第3章 教学类(教研教改类)文章 (38)
3.1 概述 (38)
3.1.1 新课程的教学观 (38)
3.1.2 教学观的三个注重和四个转向 (39)
3.2 选题及材料的收集 (39)
3.2.1 教学设计 (39)
3.2.2 案例 (40)
3.2.3 说课 (41)
3.2.4 课堂教学 (42)
3.2.5 评课 (43)
3.2.6 教学评价 (43)
3.2.7 教学方法及教学模式 (43)
3.3 例文选录 (45)
例文1 信息安全及系统维护措施 (45)
例文2 “素材的采集和加工”说课稿 (49)
例文3 谈在微机教学中学生能力的培养 (53)
例文4 浅谈信息技术课的开展 (55)
第4章 教育类文章 (59)
4.1 概述 (59)
4.2 教育经验总结概述 (59)
4.2.1 教育经验总结的含义及撰写的意义 (59)
4.2.2 教育经验总结的常见类型 (60)
4.2.3 教育经验总结的基本程序 (61)
4.2.4 写经验总结报告 (61)
4.3 选题范围及材料的收集 (63)
4.4 例文选录 (63)
例文1 谈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人文素养的培养 (63)
例文2 谈中学信息技术论文的选题及材料的收集 (65)
例文3 加强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研究 推进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 (67)
例文4 撰稿好帮手 (70)
例文5 新课程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校本研究专题学习网站成果汇报 (72)
例文6 一份耕耘 一份收获 (75)
第5章 学科整合类文章 (78)
5.1 概述 (78)
5.2 选题范围及材料的收集 (79)
5.3 例文选录 (80)
例文1 信息技术与研究性学习的整合 (80)
例文2 新课程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校本研究专题学习网站成果汇报 (81)
例文3 信息技术与STS的整合 (81)
第6章 课题研究类文章 (82)
6.1 概述 (82)
6.2 选题及材料的收集 (83)
6.3 部分课题申报网址介绍 (85)
6.4 例文选录 (86)
例文1 课题申请立项 (86)
例文2 信息技术与STS的整合 (89)
例文3 “教育信息技术与STS教育整合的研究”中期评估报告 (92)
例文4 开展电脑兴趣小组活动 提高学生信息素养水平 (98)
例文5 新课程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校本教研专题学习网站成果汇报 (100)
例文6 基于Web的教学与检测题库管理系统的实现 (103)
例文7 信息技术校本课程的开发实践与研究 (107)
第7章 学术类文章 (112)
7.1 概述 (112)
7.2 选题的基本原则 (112)
7.3 学术论文的格式和结构及写作要求 (114)
7.3.1 学术论文的格式和结构 (114)
7.3.2 学术论文各部分的写作要求与写作方法 (115)
7.4 选题范围及材料的收集 (124)
7.5 撰写学术论文常存在的问题 (125)
7.6 例文选录 (126)
例文1 信息时代教师素质的培养 (126)
例文2 校本教研提升师生教育信息化发展水平 (129)
例文3 信息技术与STS的整合 (134)
第8章 学习专家讲座、文件类文章 (138)
8.1 概述 (138)
8.2 选题范围及材料的收集 (138)
8.3 例文选录 (139)
例文1 教育技术能力:中小学教师的必备能力 (139)
例文2 信息技术课应适当收取上机费 (141)
第9章 辅导学生竞赛类文章 (143)
9.1 概述 (143)
9.2 选题及材料的收集 (143)
9.2.1 学生竞赛活动介绍 (143)
9.2.2 选题的范围及材料的收集 (144)
9.3 例文选录 (144)
例文1 开展信息技术课的兴趣小组活动 (144)
例文2 如何开展研究性学习 (147)
例文3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149)
例文4 学生网页制作问题的处理 (149)
例文5 网吧对中学生的影响 (150)
例文6 开展电脑制作活动 促进师生共同成长 (155)
第10章 课件制作类文章 (158)
10.1 概述 (158)
10.2 选题及材料的收集 (159)
10.3 例文选录 (160)
例文1 声音素材的采集方法 (160)
例文2 我的课件制作“百宝箱” (163)
例文3 把脉教育教学软件百密一疏 (166)
例文4 Flash Cam:制作自己的软件教程 (167)
第11章 资源建设类文章 (169)
11.1 概述 (169)
11.2 选题及材料的收集 (169)
11.3 例文选录 (170)
例文1 我们需要怎样的语言实验室 (170)
例文2 谈学校微机室的管理 (171)
例文3 利用多媒体网络教室进行英语口试训练 (173)
例文4 关于建设学校教育教学资源库实施方案 (174)
第12章 培训类文章 (177)
12.1 概述 (177)
12.2 选题及材料的收集 (177)
12.3 例文选录 (178)
例文1 什么培训内容最妥当 (178)
例文2 加强校本培训 促进教师信息技术素质的成长 (179)
例文3 明确目标 落实措施 走向名师 (182)
例文4 2012高中信息信息技术国培培训总结 (184)
第13章 数码时尚类文章 (188)
13.1 概述 (188)
13.2 选题范围及材料的收集 (188)
13.3 例文选录 (188)
例文1 弄影舞瑶池 (188)
例文2 如何利用流媒体制作VCD影片 (197)
例文3 CD-R光盘的使用技巧 (199)
第14章 网络类文章 (201)
14.1 概述 (201)
14.2 选题及材料的收集 (201)
14.3 例文选录 (202)
例文1 在组建网络中双绞线的接线方略 (202)
例文2 网上交流方式面面观 (207)
例文3 建站辅助功能代码全接触 (209)
例文4 快速创建网络相册三法 (211)
例文5 “一对多”网络同步拷贝利器——闪电快传 (214)
例文6 如何在网上获取所需的资料 (219)
例文7 使用FTP时当心会泄漏密码信息 (222)
例文8 原来资料也可以这样下的 (224)
例文9 打造简单实用的资源服务器 (228)
第15章 维修维护类文章 (232)
15.1 概述 (232)
15.2 选题及材料的收集 (232)
15.3 例文选录 (233)
例文1 小小电池引起“黑屏” (233)
例文2 供电线路着火造成的空调故障检修四例 (234)
例文3 松下彩电屡烧行输出管故障检修两例 (235)
例文4 间冷式无霜电冰箱制冷不良的检修 (236)
第16章 投稿的有关知识 (239)
16.1 报刊常识 (239)
16.2 学术期刊有关知识 (241)
16.3 电子邮件投稿时对文件格式的要求 (242)
16.4 投稿经验介绍 (244)
16.5 实例说明:实用软件栏目稿件要求 (245)
第17章 学科教研组建设 (248)
17.1 概述 (248)
17.2 选题及材料的收集 (249)
17.3 例文选录 (249)
例文1 以校本教研促学科组建设 引领教师信息技术素质的成长 (249)
17.4 学科组的创先争优 (252)
第18章 项目研究成果的申报 (268)
18.1 概述 (268)
18.2 教育科研成果申报相关网址 (268)
18.3 成果奖评审方案 (270)
18.4 广东省普通教育教学成果奖申报表填写实例 (275)
第19章 信息技术教师个人成长发展规划 (283)
19.1 概述 (283)
19.2 教师专业化成长“三格论” (284)
19.3 基于SWOT的个人自我分析及发展规划 (285)
19.4 省新一轮“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对象个人发展规划书 (288)
第20章 信息技术教师竞赛活动推介 (295)
20.1 概述 (295)
20.2 信息技术教师常参加的赛项介绍 (296)
20.2.1 广东省普通高中信息技术优质课评选交流活动 (296)
20.2.2 全国多媒体教育软件大奖赛 (297)
20.2.3 第四届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应用”优秀教学案例评选活动 (298)
20.2.4 首届中国微课大赛 (300)
20.2.5 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 (301)
参考文献 (309)

序言一

杨伟洲老师是一线信息技术教师中的优秀代表。

我认识杨老师有些年头了,每每交流,都有新的收获,让人眼睛一亮再亮,他不仅在个人发展和指导其他教师发展方面屡有成绩,也经常给我许多激励和启迪。就我了解的杨老师,他非常善于学习、善于思考,打造了扎实的理论基础,本书的成稿就能充分说明这一点。

老师在本书中很好地表现出他所具有的丰富的教学经验与教研经验,这已经足够让许多年轻的信息技术教师效仿了。更进一步,杨老师借助自己的理论智慧,善于将所有经验和认识进行归纳与提升,增强经验的可迁移性,使其发挥更大的价值,这种能力,更加难能可贵,更值得年轻信息技术教师去学习。

本书涉猎广泛,每个选题一章,涉及教师发展的方方面面。在每个选题中,既有针对某类问题的透彻分析,又有针对具体案例的到位解剖,说明杨老师视野的开阔。书中资料汇集丰富,涵盖了备课素材、技能技巧、研究选题、投稿知识等,亦说明杨老师的有心和用心。本书不仅系统地为一线教师提供了模范、借鉴及启发,也为研究者提供了鲜活可靠的案例样本和思想源泉。

还有一点非常重要,杨老师对教学变革方向的把握超常准确,有敏锐的观察力,又有冷静的头脑,理智地明辨发展方向,确保不陷入重重的口号漩涡。我认为,没有经过系统的理论分析能力训练的人,对错综复杂的各派理论的把握非常之难,一般不要轻易涉猎,而经验丰富的实践者,结合实际去判断各类理念的意义和价值,往往能够最快地得出最准确的结论。杨老师就是这样发展自己的,可供其他老师借鉴。

通读书稿,收获颇多,在此不再赘述。愿看到此书的朋友,都能有和我相似的体验;愿看到此书的年轻的信息技术老师,能成长为下一个杨伟洲。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李艺

李艺,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教育技术学博士生导师,国家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研制组负责人,江苏省教育技术教学实验中心主任,兼任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材审查委员会等职,还兼任国内十余所大学的兼职教授。研究方向为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发、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育工程学、教育技术基础理论。

序言二

教育科研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学科教师开展教育科研的选题非常重要,当确定选题后就会结合实际情况开展研究活动,在研究活动中就会涉及很多需要表述的内容,如何对研究的过程及结果进行有效的表述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能力。我们在开展实践的过程中发现,这也是教师普遍缺乏的能力。本书为我们提供了许多信息技术教学研究与范例。

作者从自己多年的科研与管理经验,结合自己的亲身实践,在省级以上报刊发表了几十篇文章,并主持过省级以上的“九五”、“十五”、“十一五”等科研课题7项,都已经获结题通过,并多次获省、市级教育科研成果一、二等奖,该书收录的60多篇文章涉猎甚广,内容都是作者的实践经验的总结及升华,并且都已经发表在省级以上的刊物,充分说明了作者在教育科研方面的深厚功底。通过开展教育科研活动,作者获得了丰硕成果,并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如曾荣获首届湛江市“青年科技之星”殊荣;广东省中小学新一轮“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名教师培养对象。因此该书对于信息技术教师、信息技术相关同业者,以及其他学科教师开展教育科研活动以及撰写文章方面都有着非常好的指导及借鉴作用。

本书的主要特点有:

1)理论联系实际,可操作性非常强。本书的内容不仅具有较强的理论性,而且也具有非常强的可操作性。

2)内容丰富,系统完整。本书全面地介绍了信息技术教师教育科研的基本技能和各类选题的文章的撰写及如何进行课题研究。主要涉及的选题有:备课类、教学类(教研教改类)、教育类、学科整合类、课题研究类、学术论文类、学习专家讲座文件类、辅导学生竞赛类、课件制作类、资料建设类、培训类、数码时尚类、网络类、维修维护类、投稿的有关知识、学科教研组建设类及成果申报推广、信息技术教师个人成长发展规划、信息技术教师竞赛活动推介等,并且各类型都结合作者本人撰写发表的文章作为范例进行论述,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和辐射作用。

3)作者的专业成长之路,成长的模式可借鉴。作者在非常艰苦的环境下,始终坚持进行教育科研,目前已经成为一名国家级骨干教师、广东省的名教师培养对象。令人敬佩!

我相信,只有广大教师持之以恒、坚持不懈,教育科研一定能给大家带来丰硕的成果。正如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言:教育科研不仅能给教师带来成功,更重要的是能给教师带来幸福!

我非常荣幸能为本书作序!

华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胡中锋

胡中锋,华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育经济管理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学术兼职:广东省教育管理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全国基础教育评价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研究方向:教育统计、测量与评价、教育研究方法,教育领导力及其测评。


编写背景

中小学教师开展教学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一方面能改造、变革研究者自身的教育观念、提高研究者自身的教科研能力、教育能力、教育教学质量;另一方面其研究成果能给他人以启迪和教益,从而促进他人教科研能力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同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丰富教育教学理论。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应如何开展教学研究?如何选择自己合适的领域?如何撰写文章、发表论文?如何申报科研成果?如何进行个人成长发展规划?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成长途径与方法有哪些?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无数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也成了教师专业成长的障碍。

信息技术特级教师许憬老师对信息技术教师提出了两条建议:①要重视自己的学科专业化程度。一定要拥有自己的学科意识,既要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更要重视自己的教育水平。教师的能力总是体现在课堂上,教师的落脚点也始终在课堂,在信息技术教师专业成长中,一定要将课堂放到首要的地位,要勇实践善反思,在课堂教学中获得专业成长,获得别人的专业尊重。其实信息技术教师独特的价值体现是有很多种呈现方式的,课堂教学、课件制作、网页创意、机器人制作、程序设计、数字化评价等,聚焦其中任何一项,十年砺一剑,自然会有“梅花香自苦寒来”的那一刻。②要有自己的角色定位。信息技术教师除了要有上好课、育好人的基本责任外,还要以积极的心态承担起一份学校责任,就像一名艺术教师有责任为艺术教育出力一样,信息技术教师应为学校的信息化工作出谋划策,甚至甘于做垫脚石。坚持,才会改变,有为才有位,不要期待别人的改变,关键在于提高自己的工作价值和贡献度。同时,也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要让自己在烦琐的事务性工作中解脱或理出一条思路来。

本书收录了作者近年来发表的60多篇文章,书中所论述的内容对于一线信息技术老师及相关同业者是非常有帮助的,对其他学科的教师也能起到非常好的借鉴作用。作者的成功模式可以复制,可以普遍推广。在湛江市的信息技术教师展示交流会、“国培计划(2012)”中小学骨干教师高中信息技术班,以及广东省中小学新一轮“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高中理科名教师培养培训展示交流时,作者所做的书稿介绍,受到学员及老师们的一致好评,本书初稿在参加2010年广东省“十一五”教育技术研究与教育信息化优秀成果评选中获二等奖。

本书收录了作者近年来在省级以上报刊发表的文章60多篇,主要发表在《电化教育研究》、《信息技术教育》、《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中国电脑教育报》、《软件》、《电脑知识与技术》、《电脑爱好者》、《教育信息技术》、《中小学计算机教育》、《实验仪器与教学》、《广东教育》、《中小学电脑报》、《广东教育装备》、《教育信息化》、《电子&电脑》、《电化教育资讯》、《商情》、《广东电教》、《电子电脑报》、《电脑报》、《家电维修》等报刊。

作者从1998年开始进行课题研究工作,主持的课题获得省市普通教育教学成果奖的主要有两项:课题“信息技术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研究”获第六届广东省普通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007年),并获湛江市第二届普通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006年);课题“教学与检测题库管理系统”是广东省“九五”电化教育科研课题“计算机教学软件的开发与应用”子课题,获湛江市第一届普通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002年)。

主持已经获结题通过的有:“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教育技术培训的理论与方法研究”是中央电化教育馆“十一五”全国教育技术研究重点课题“网络学习社区资源的整合与优化研究”的省级立项专项课题,立项编号070650057120117月获省结题通过);“网络协作知识建构支持工具的应用研究”是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教育学重点研究项目“网络协作知识建构的理论与应用研究”课题子课题,编号07sjz00320127月获省结题通过;“利用MOODLE构建网络学习社区的方法与途径”是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十一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网络学习社区的构建及其教学应用模式研究”课题的子课题,20127月获省结题通过;“信息技术校本课程开发与设计”是广东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十一五”规划课题“校本课程建设研究”的子课题,课题批准号J06-128-017200912月获省结题通过;“专题学习网站的有效性研究”是“网络教育的资源整合研究:基础教育信息化资源开发和应用的有效性研究”(课题类别:教育部重点课题,题课题编号DCB030256)的子课题(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广东省电化教育馆),20066月课题结题并获得二等奖。

作为主要成员参加的国家“十五”课题“高中综合型STS课程的构建与实施”(20066月结题)是全国教育科学“十五”教育部规划课题“中小幼STS课程构建与实施的研究”(课题主持人梁民、程喆,主要成员蔡霞、黄小梅、杨伟洲、刘永红、杨勇);作为主要成员参加的国家“十二五”课题“通用技术学生作品多元性评价研究”(20115月立项)是广东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十二五”规划课题(重点课题,主持人李智明,主要成员林鹏程、杨伟洲、邓志华、何康仲、杨军、杨勇、詹春生、陈家裕)。

通过开展课题研究活动,进一步深化了信息技术教学研究工作,本书深入剖析了信息技术教师开展教学研究所涉及的方方面面,并在所涉猎的方面都尽可能附上已经发表的范例。相信通过本书的学习,读者一定能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内容安排

本书是作者根据多年从事教学研究工作经验而撰写的信息技术教学研究与教师专业成长的著作,不仅可作为信息技术教师教科研论文写作的指导,而且系统、全面、深入、细致地阐述了信息技术教师适合撰写文章或开展研究的领域,因而该书的观点更具启发、借鉴、指导意义,必将促进信息技术教学研究的开展,为教师专业成长提供有效的途径与方法。主要内容共20章:

1章介绍信息技术教师教育科研的基本技能。首先介绍信息技术教师业务相关知识,内容涉及堂教学、辅导学生竞赛活动、教师培训、课件制作、网络维护、电脑维护等方面;然后介绍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的特点、常见类型、一般程序成果选题,成果的表述方法与途径;最后介绍中学信息技术学科的特点、教育信息的收集途径和记录形式、文献资料的整理和鉴别。

2章介绍备课类文章。首先对新课标下的备课要求进行论述;然后对选题及材料的收集进行介绍;最后介绍相关的范例。

3章介绍教学类(教研教改类)文章。首先介绍新课程的实施,强调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环境四个要素的整合,新课程的教学观及教学观的三个注重和四个转向;然后介绍选题及材料的收集,主要有教学设计、案例、说课、课堂教学、评课、教学评价、教学方法及教学模式等方面;最后介绍相关的范例。

4章介绍教育类文章。首先概述教育类文章的写作题材,教育经验总结概述;然后分析选题范围及材料的收集;最后介绍相关的范例。

5章介绍学科整合类文章。首先概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及其涵义、基本思想、基本要点和基本特点;然后分析选题范围及材料的收集;最后介绍相关的范例。

6章介绍课题研究类文章。首先概述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研究课题的三种基本类型:——基础理论研究课题、应用性研究课题和开发性研究课题;然后分析选题范围及材料的收集;最后介绍相关的范例。

7章介绍学术类文章。首先概述学术类文章、选题的基本原则、格式、结构、写作要求,以及撰写学术类文章常存在的问题;然后分析选题范围及材料的收集;最后介绍相关的范例。

8章介绍学习专家讲座、文件类文章。首先概述学习专家讲座、文件的意义;然后分析这类选题的范围及材料的收集;最后介绍相关的范例。

9章介绍辅导学生竞赛类文章。首先概述教师指导学生参加的各种竞赛活动及其目的、意义;然后分析选题范围及材料的收集,相关的竞赛活动;最后介绍相关的范例。

10章介绍课件制作类文章。首先概述课件的概念和发展趋向,以及这类文章的特点;然后分析这类选题范围及材料的收集;最后介绍相关的范例。

11章介绍资源建设类文章。首先概述教育资源建设情况;然后分析这类选题范围及材料的收集;最后介绍相关的范例。

12章介绍培训类文章。首先概述利用信息技术支持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工作;然后分析这类选题范围及材料的收集,常见的培训的方式(如校本培训、专家引领、外出学习等)和有效的教师培训模式(如世界咖啡及参与式教学);最后介绍相关的范例。

13章介绍数码时尚类文章。首先概述最新的数码产品、产品的使用经验以及用相关软件进行后期处理等;然后分析这类选题的范围及材料的收集;最后介绍相关的范例。

14章介绍网络类。首先概述网络安全、网络应用、网络管理等方面的软硬件知识;然后分析这类选题的范围及材料的收集;最后介绍相关的范例。

15章介绍维修维护类文章。首先概述常见的故障和维护,以及做好日常维护工作和数据备份的措施;然后分析这类选题的范围及材料的收集;最后介绍相关的范例。

16章介绍投稿的有关知识。介绍报刊和学术期刊的相关知识,对文件格式的要求,投稿经验,并给出了实例说明。

17章介绍学科教研组建设方面的内容。首先概述学科教研组的重要意义;然后分析这类选题的范围及材料的收集;最后介绍相关的范例。

18章介绍项目研究成果的申报。首先概述教学成果的涵义,成果申报相关网址和评审方案,给出了具体的实例;然后分析这类选题的范围及材料的收集;最后介绍相关的范例。

19章介绍信息技术教师个人成长发展规划。首先概述教师的专业发展的三个阶段,教师专业化成长“三格论”,基于SWOT的个人自我分析及发展规划;然后给出了相关的范例。

20章介绍信息技术教师竞赛活动。

本书对哪些人最有帮助

在职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本书提供了丰富的信息技术教学研究范例,以作者自身的专业成长实践为基础,为同行提供了可借鉴、可复制的成功模式,可以开拓教师的视野和思路,使他们在工作、学习中少走弯路、多出成果做出应有的贡献。该书可以作为教师继续教育、教师培训的教材或辅助教材。

IT从业者:即信息技术从业人员,本书在新技术、新应用等方面有比较敏锐的触角,尤其是信息技术在教育上的应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关于“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的论述,如“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把教育信息化纳入国家信息化发展整体战略,超前部署教育信息网络”,这充分说明了关于信息技术的重要性。

在校师范生:本书的实践可以为在校的师范生提供丰富的资源,以便更好地适应并开展教育教学活动。

从事教育教学研究的教研员和大学教师:从事教育教学研究的教研员和大学教师担负着培养及指导教师及未来教师的责任,本书可以为他们提供许多培养的新思路,以及一些典型的范例,这些对于专门从事研究教育教学的学者们来说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其他学科教师:本书中关于教师在教学中如何进行信息技术与课堂的整合、信息技术的应用、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的提升、教师如何开展课题研究工作、如何撰写课题研究报告、如何发表文章、如何进行成果申报、如何进行个人发展规划、如何创建示范教研等内容,对于其他学科教师的专业成长,也是非常有帮助的。

致谢

在本书出版之际,感恩之情油然而生。

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作者参阅了国内外有关教育教学研究成果,在此对所参阅文献和论文的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谢!

感谢南京师范大学李艺教授和华南师范大学胡中锋教授给予无私的指导并为本书作序推荐!

感谢广东省中小学新一轮“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高中理科类名教师培训项目培训班班主任郑海燕老师无私的帮助和鼓励;感谢广东省中小学新一轮“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高中理科类名教师培养对象工作室(信息技术)的学科理论导师赵建华教授、实践导师朱光明教研员(广东省信息技术)以及工作室成员(胡铁生、刘毅婉、唐章辉、王同聚、方少芹)的指导及帮助;感谢广东省中小学新一轮“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教育家培养对象黄国洪(特级教师、中学正高级教师)对书稿提出的修改意见。

感谢教育部和财政部“国培计划(2012)”——中小学骨干教师研修项目江南大学高中信息技术培训班的培训专家团队的李艺教授、边楚女特级教师、刘向永博士的指导,以及国培班学员喻文喜、邓鸠洲、杨广、曾令涛、王淦昌、符康录、王园一、刘凤七、覃筱杰等的指导及帮助。

感谢广东广雅中学何伟钊特级教师、李伟燕老师给予的指导及帮助。

感谢湛江市教育局信息技术教研员林力文老师、通用技术教研员李智明老师、湛江市霞山区教育局信息技术教研员敖将奎无微不至的关怀及指导。

感谢我校(湛江市第四中学)梁民校长、杨小平副校长的鼓励及支持;感谢我校信息技术科组成员(苏勇、陈富、肖翎、王小凤、谭春晖)的同伴互助、教学相长,从他们的身上汲取了丰富的营养和智慧。

感谢深圳市伟绿达科技有限公司的鼎力支持!深圳市伟绿达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集设计、开发、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可为用户提供创新型环保、资源综合利用及设备自动化之全面解决方案。

感谢我的家人,自始至终对我写作本书的帮助和支持。

本书得以顺利出版,还要感谢电子工业出版社和本书责任编辑田宏峰先生的大力支持与辛勤工作。田宏峰编辑的热情高效、细致负责的工作方式给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由于作者水平有限,本书错误和疏漏之处在所难免,恳请读者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以便再版时改进,联系邮箱ywz8****@163.com

作 者 简 介

杨伟洲,信息技术中学高级教师,国家级高中信息技术骨干教师,广东省中小学新一轮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名教师培养对象,广东省中小学计算机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广东省教育技术专业委员会理事,湛江市中小学信息技术研究会副秘书长;湛江市教育局教研室兼职教研员。曾获首届湛江市青年科技之星,湛江市优秀教研组长等荣誉。

主持省级以上课题共七项,均已结题,多项课题成果获省市普通教育科研成果奖,特别是主持的“信息技术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研究”项目获广东省第六届普通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在省级以上报刊发表文章60多篇,编写专著1部并获省二等奖。

 

编辑:杨伟洲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搜索框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湛江市第四中学 特此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经营许可证 ICP证 京ICP备1300262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2087 湛江市第四中学 版权所有

联系地址:湛江市霞山区银苑路2号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